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摄影摄像问题。拍好人像,灯光是灵魂。角度传媒为您整理了一份从入门到进阶的实用打光指南。
记住一个核心原则:打光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把脸照亮,而是为了塑造人物的轮廓、质感、情绪和故事感。
一、 基础入门:经典的“三点布光法”
这是所有灯光技术的基石,理解了它,就解决了80%的照明问题。它由三种光组成:
1. 主光 (Key Light) - 塑造主要形态
是什么: 最主要、最亮的光源,决定了画面的光影结构和基调。
怎么放: 通常在人物侧面约45度的位置(相机与人物连线的左右一侧),高于人物头部,向下约45度打向面部。
效果: 这样会在面部另一侧形成自然的阴影,凸显人物的立体感(鼻影、脸颊轮廓)。这是最常用、最安全的位置。
2. 辅光 (Fill Light) - 控制阴影浓度
是什么: 比主光弱的光源,用来照亮主光产生的阴影,让细节不过于黑暗。
怎么放: 放在主光的另一侧,靠近相机轴线的位置。它的亮度决定了画面的“反差”。
高反差(硬朗、戏剧性): 辅光很弱或不用,光比可达 4:1 或更高。
低反差(柔和、平和): 辅光较亮,光比接近 1:1,阴影很淡。
光比: 主光和辅光的亮度比很重要。比如:
技巧: 可以用反光板来代替辅光灯,效果更自然 cost-effective。
3. 轮廓光 (Back Light) / 分离光 (Hair Light) - 创造空间感
是什么: 从人物侧后方或正后方打来的光。
怎么放: 在人物身后,较高位置,打向人物的头部、肩膀轮廓。
效果: 让人物的轮廓从背景中“分离”出来,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,避免“纸片人”效果。非常适合深色背景。
二、 不同光质的运用:硬光 vs 柔光
1. 硬光 (Hard Light)
特点: 光源小且集中,方向性强。产生边缘锐利、浓重的阴影。
如何创造: 裸灯(无任何附件)、标准罩、聚光灯。
适用场景: 表现力量、紧张、戏剧性、男性阳刚之气(如拍硬汉肖像)。可以突出皮肤纹理和褶皱。
2. 柔光 (Soft Light)
特点: 光源大且分散,方向性弱。产生柔和、模糊的阴影,过渡平滑。
如何创造: 使用柔光箱、雷达罩、反光伞,或者让灯光照射在反光板或白墙上再反射到人物身上。阴天的自然光也是巨大的柔光。
适用场景: 人像拍摄最常用! 用于美化皮肤,减少瑕疵,营造柔和、温馨、浪漫的氛围(如拍女性、儿童、婚纱)。
口诀: 光源越大越近,光质越柔;光源越小越远,光质越硬。
三、 常见人像灯光布光方案
1. 环形光 (Loop Lighting)
设置: 主光在45度侧上方,在人物鼻翼另一侧形成一个小小的、像“环形”的阴影。
特点: 最通用、最讨喜的布光,立体感强且不失柔和。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首选方案。
2. 伦勃朗光 (Rembrandt Lighting)
设置: 主光位置更高更侧一些,在面部阴影一侧的颧骨上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光斑。
特点: 戏剧感强,艺术性高,以荷兰画家伦勃朗命名。适合表现深邃、思考和故事感。
3. 蝴蝶光 (Butterfly Lighting) / 派拉蒙光 (Paramount Lighting)
设置: 主光在人物正前方,非常高的位置向下打,在鼻下形成一个类似蝴蝶形状的阴影。
特点: 突出颧骨,拉长颈部,显得优雅高贵。常用于拍摄女性明星和时尚大片。
四、 角度传媒的实战小贴士
眼神光 (Catch Light): 确保人物眼球里有白色光斑,这会让人物立刻变得有神、生动。主光或辅光通常就能形成眼神光。
背景分离: 如果人物看起来像“贴”在背景上,尝试给背景单独打一点光,或者使用轮廓光将人物分离出来。
实践大于理论: 拿出台灯、手电筒作为主光,用白纸板做反光板,自己当模特亲自试验,观察光影变化,这是最快的学习方式。
模仿大师: 找一张你喜欢的人像照片,尝试分析它的灯光来源、光质和光比,然后模仿着布光。
总结一下最简单高效的启动流程:
关掉所有环境光(拉上窗帘)。
架好主光(带柔光箱的灯放在人物侧前方45度)。
观察阴影,用反光板在另一侧填充阴影,直到你觉得舒服为止。
在人物身后斜上方加一个灯打向头发,增加立体感。
如果您有更具体的拍摄场景(如访谈、短视频、电商主播),角度传媒可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灯光解决方案。欢迎随时与我们交流!